AOA体育走进南平,放眼群山满目苍翠,绿波翻涌。这里素有“南方林海”“中国竹乡”之称,森林覆盖率78.89%,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全优,空气质量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。
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南平市立足资源禀赋,深度挖掘自然生态价值,在保持田园风光的同时,让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,共同保护变为共同富裕,今年上半年南平GDP增幅位居全省第四。
步入南平邵武市龙斗村,一幢幢黛瓦白墙的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,村子里的老樟树见证着这里绿色发展的足迹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。
“这里自古就有剥树皮借寿的风俗,你看,早些年这棵老樟树差点就因此枯死;现在,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的理念深入人心,大家的思维方式、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,不仅老樟树又勃发了生机,村民靠砍树过生活的日子也彻底成为了过去。”龙斗村驻村游旭辉告诉记者。
曾几何时,没钱了就到山中砍上几斧头,成为许多村民生活的常态。虽然村里的林地有8.7万亩,但面积再大,终究也有砍完的一天;而现在,同样的“靠山吃山”,却有了别样的发展内涵。
统筹保护与利用AOA体育,龙斗村引进成立云灵山旅游发展公司,村里以生态资源入股,仅2022年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,村民们在家门口开起农家乐、卖起土特产、吃上“旅游饭”,150多人实现增收就业。经过10多年发展,云灵山风景区已成为邵武全域游的重要增长极。
从“小农经济”到现代农业,因地制宜引导农民根据土壤特性规模化种植黑炭杨梅,发展富硒萝卜;利用林下空间,开展黄精、茯苓等林下中药材种植,发展林下养蜂,一批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打响。
新业态激活新动能,龙头村引进乡建乡创团队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,植入田园咖啡屋、大众茶馆,建立直播基地,美丽田园综合体不断完善。同时,引入全国、省级自行车爬坡赛,小铁人三项、全市村BA等赛事活动,乡村振兴更加动能澎湃。
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去年龙斗村财收入187万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.9万元,两项收入均位居邵武全市第一。”游旭辉说。
来到武夷山市五夫镇,宋风浓郁的兴贤古街,扑面而来的万亩荷香,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此流连驻足、打卡拍照。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由于古宅、山地、荷塘等资源产权分散,缺乏统一包装开发的资金和推力,这里光有朱熹故里、白莲之乡等“金字招牌”,却难以最大化地转化为“真金白银”。山区小镇该如何把生态优势从虚变实,实现破局新生?
唤醒沉睡的资源,五夫镇在全市率先开展“生态银行”试点,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、集中式输出的模式,将资源资产转变成为资本,进入市场,产生效益,推动产业提质升级、做大做强。
五夫镇政法委员吴启涛告诉记者,由于村民外出打工,一些古民居年久失修,濒临着倒塌的风险;现在我们化陌生人谈判为熟人谈判,邀请村集体出面参与流转,同时引进专业公司统一规划、统一修缮、统一经营,在让这些古迹更好地保存了下来的同时,结合旅游开发,带动了一方发展,实现公司、村财、村民等多方共赢。
“最早我们都以为‘生态银行’只是一个虚设的概念,真没想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。”五夫镇五一村党总支书记、村主任黄德顺告诉记者,将土地存入生态银行,村民每年不仅可以按每亩800斤稻谷市价收取租金,还可以进入运营企业从事管护、采摘等工作,和以前一样的田间劳作,现在却有双份的收入。
用好资源禀赋,放大特色优势,“生态银行”激活了曾经寂静的乡村,五夫镇因地制宜推进辖区各村白莲、瓜果等特色农业,串联沿线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、朱子雕像、兴贤古街等30多处朱子文化景观AOA体育,主打朱子文化旅游线路,举办荷花节、朱子文化等系列活动,提升了乡村振兴活力、打出了五夫生态旅游名气。
五夫镇累计建成绿盈乡村9个、2018年被南平列入“生态银行”试点,入选全国十个实践“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”典型案例。
一根竹子也能撑起富民产业。置身邵武竹立方生态科创馆,仿佛进入竹产业的大观园,从精美的餐具、箱包、家具,到黑色硬炭负极材料、重组竹板材等高科技产品,5000多个品类的竹产品,无不彰显着邵武竹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。
邵武,以竹闻名,素有“中国特色竹乡”之称,这里村村有竹山、处处有竹林,现有竹林面积67.3万亩AOA体育、立竹量1.35亿株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AOA体育,竹子是重点也是难点,绿色“宝库”该如何盘活?
跳出简单的“卖竹子”惯性思维,邵武市在做好做大竹产业、竹科技、竹文化、竹工艺的道路上接续努力,不仅让毛竹全身上下“吃干榨净”,更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。
“创新‘产业+品牌+业态’立体化发展战略,邵武市依托‘竹立方’生态科创馆,着力打造一站式的现代化销售模式;开发‘竹产业大脑’,融合打通产业、电商等数据,为政府决策赋能,为市场提供智慧大脑,让竹产品也能‘买全球、卖全球’,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、全省唯一的竹产品一站式交易平台。”“竹立方”运营总经理黄志勇说。
新业态带来新商机,邵武影动未来信息科技公司邓琼告诉记者,竹产业广阔的前景,吸引了他们三位年轻人从北京、上海、福州返乡开启创业,公司引进的虚拟数字人项目AOA体育,已逐渐应用到竹制品等企业的直播带货和品牌宣传等方面。
做优一产、做强二产、做大三产,2022年,邵武竹产业全产业链带动1万名城乡居民就业,人均年增收6万元,拉动竹农增收3亿元,竹产业已成为当地促进农民增收、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。
点燃“绿色引擎”,做大“金山银山”,把生态优势、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,南平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。